主题: 鹅儿村随笔

  • 作者:依剑天涯
  • 阅读:15416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22/9/21 11:13:52
  • 来自:重庆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酉阳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



鹅儿村,地处酉阳西部,坐落于乌江东岸,和贵州沿河县新景乡隔江相望。解放前属两罾乡管辖,解放后划归龚滩镇辖区,后撤乡并村成为今天的红花村5组。
鹅儿村三面环山,其状如筲箕,旧时叫笸箩溪。又因寨子西边几座山如一只振翅欲飞的蛾子,后被政府官员改称蛾儿。人们又觉得“蛾”飞的高度有限,故写作“鹅儿”。



鹅儿村西面有几座连绵的山峦,像一匹没有御鞍的马,名为‘马鞍山’。传言有神仙骑马下界巡游,当来到乌江边时,马渴饮水,由于乌江水纯净甘甜,神马因此长饮不起,不舍离去,任凭神仙挥鞭击打,马儿依旧不肯抬头迈蹄,眼看天将破晓,神仙只好弃马而去,天亮以后,神马也就化作一座山长留在乌江东岸了。而神仙驾云离去时也生气地将马鞭扔入乌江,于是在乌江的土坨子峡谷,马鞭化为巨石阻拦江水,形成了一个无法逾越的险滩。旧时沿乌江水运的船只,到了此处,都得御货上岸,然后上下转运。解放后贵州省的航管部门在此处炸石沉滩,疏通航道,逐渐船只渐可通行,但上行的船只在此处还须机器绞滩而上,方可前行。所以,那时候在土沱子的深山峡谷之中,就常年驻扎着一个小小的工作单位——绞滩站。后来,国家在乌江的彭水万足修水电站,从此,高峡出了平湖,土坨子绞滩站从此成为历史。



鹅儿村地处偏僻,先是有姜姓人家在此隐居,后来陆续有董姓,黄姓,杨姓,罗姓等人家在此繁衍生息。历经三四百年的风雨沧桑,最后姜杨两姓秋色平分枝繁叶茂,家庭共计120余户,人口总数达六百多人。



随着人口的增长,首先带给村民最大的问题就是饮水。虽然鹅儿村旧时叫笸箩溪,算得水源之地,但一到冬天饮水就严重不足,于是村民就集资投劳,在东边山腰的水井湾一钎一锤地用人力凿出一个一百多米深的洞穴,引出山泉解决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。因此鹅儿村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,曾获得酉阳县人民政府授予“人畜饮水建设先进单位”的称号。



鹅儿村因森林资源极为丰富,所以在酉西范围内村庄的木屋建筑不仅颇具规模,而且很有特色。鼎盛时期村子里能够建造房屋的大师傅就有五六人之多,会装房子打家具的小木匠就更是不少。所以某些年间出现一年之中同时建造三五栋新房的情况,也就不是什么稀奇事了。



鹅儿村的木屋都依山势而建,层层叠叠,错落有致。村里每一栋木屋又因其地势不同而修建得各有特色,从而形成了整体统一局部差异的土家吊脚楼群,这或许就是和而不同吧!只可惜如今村子因大量的移民搬迁,人员分散各地,造成村庄损毁严重,已难找寻昔日的荣光。






  

到哪手机都能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